數字房山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項目緊密結合房山區實際情況,從滿足政府部門、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公眾各界用戶的應用需求出發,立足現有基礎,通過“共建共享”的方式建設數字房山地理空間框架。整合各類數據資源,搭建地理信息公共平臺,開發典型應用示范系統,提高綜合科學決策能力。為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、提高應急處理能力、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和“智慧房山”建設奠定基礎。 數字房山,在基礎數據的建設規模、三維模型的建設規模等方面達到了目前北京數字城市之最。該項目由兩個平臺:地理信息公共平臺和視頻圖像集成應用平臺;五個示范系統:城市精細化管理示范系統、三維輔助決策系統、交通地理信息系統、建筑工地安全生產監管系統、公眾服務系統組成。 數字房山,首次在建設中應用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教授的“三維城市快速數據采集系統”,采集了約100平方公里建成區地名地址、興趣點、街景等。該系統建成后,為房山區政府部門科學決策、日常的城市精細化管理、突發情況的城市應急處理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。 數字房山:地理信息公共平臺 數字房山:地理信息公共平臺 數字房山:視頻圖像集成應用平臺 數字房山:城市精細化管理示范系統(三維地下管線) 數字房山:交通地理信息系統 數字房山:建筑工地安全生產監管系統 |